垃圾分類是勢在必行的新時尚。1月6日,以《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為契機,青島市李滄區在九水街道賓川路社區萬科觀瀾小區開展“新時尚”90天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計劃啟動儀式。活動開展兩個月有余,垃圾分類情況如何,記者進行了探訪。
環保理念入人心
“居民朋友您好!塑料袋屬于其他垃圾,請投入灰色垃圾桶。”在觀瀾小區出口的智慧化垃圾分類廂房,居民將垃圾破袋后投入塑料盆中,廂房的音響里,時不時地響起遠程指導員指導著居民正確投放垃圾的聲音。
“新時尚”90天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計劃分3個階段共90天,旨在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具體分為第一階段開展“敲門行動”入戶手把手指導居民如何對家中垃圾進行正確分類,培養居民分類習慣;第二階段通過開展定時投放,養成居民垃圾分類習慣;第三階段強化視頻執法監督,固化居民分類習慣。
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謝皆存說,以前,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從居民扔的廚余垃圾中揀出其他垃圾。習慣養成計劃開展以來,600戶居民逐漸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已經能熟練地分類并定點投放垃圾了,并且有的居民看到沒分好的垃圾,都會戴上手套甚至徒手去揀、去分。小區居民劉美華說,她家里有兩個“垃圾桶”,廚房洗手臺邊的垃圾桶里,裝著菜皮等廚余垃圾,客廳里的垃圾桶盛放其他垃圾,現在,每天垃圾分類已經很自然,如果不分類的話,反而不習慣了。
黨建統領聚人心
觀瀾小區原來地上地下一共有18個垃圾桶點位,如今只有2個垃圾分類房和1個移動垃圾桶點位,撤桶并點、定時投放后,培養出居民新的垃圾分類習慣,看似舉手之勞,實際做起來并不容易,甚至被稱為“最困難的簡單事”。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區,垃圾分類作為一項全民工程,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舉手之勞”。習慣養成計劃中,社區主動敲開老百姓的“門”,除了跑斷腿、磨破嘴、挨家挨戶宣傳,還需要各種“攻心術”,比如通過“線上推微信+線下做活動”進小區門;通過樓組雙語宣傳頁進樓道門等,讓居民明白“垃圾放對地方是寶貝,放錯地方是污染”的理念,最終叩開心門,越來越多的居民從“知道要分類”轉變為“知道怎么分類”,從“知道很重要”轉變為“自己要參與”。
賓川路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叢少程介紹,垃圾分類看似圍著垃圾轉,實質是居民思想認同、形成自覺的過程。撤桶并點、定時投放最大的難點就是要強制改變居民的垃圾投放習慣,從原來的出門“見”桶變為出門“找”桶,以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居民生活需求和撤桶并點之間的矛盾,堅持居民需求一個關鍵導向始終不變,人性化管理。
社區堅持以“紅色”引領“綠色”,以黨員帶頭分類、志愿指導分類為切入點,打造“紅色”物業、建設“紅色”管家,使基層黨建成為破解垃圾分類難題“有形的手”。在社區黨組織的帶領下,“一小區一方案”,制定了一套適合本小區區情的管理制度,黨組織堅守一線,通過黨建引領“聚力賓川”,促進自治共治,把黨員、群眾骨干、物業、“雙報到”單位、共建單位等凝聚在一起,每周研究推進,及時解決難點問題,手把手地督導每位居民實施分類投放,在“紅色堡壘”強有力的支撐下,垃圾分類的“獨角戲”逐漸變成各方參與的“大合唱”,小區垃圾分類工作迅速進入常態化、周期化。
合理選址、征求意見、有序撤桶,是小區垃圾分類順利推進的關鍵詞。在為期一周的業主代表大會中,4號樓的業主提出,距離小區兩處垃圾房較遠,為最大限度滿足小區居民投放需要,小區在3號樓和4號樓中間專門設置了1個移動垃圾桶點位。
變廢為寶得人心
近期,賓川路社區萬科如園小區將迎來一位新“客人”——一座現代化的廚余垃圾循環利用設備,通過垃圾分類,居民產生的廚余垃圾不出社區,就地回收、就地處理、就地轉化,循環再利用,實現垃圾減量、綠色循環再利用的目標。
經無害化處理后,廚余垃圾瞬間將會變成肥料和清澈的二次水,滿足小區綠化澆灌和施肥。“垃圾分類,就地回收處理,給我們減輕了很多環衛工作量。”萬科物業觀瀾小區駐場經理李曉慶說,小區以前產生的廚余垃圾都需要集中轉運到別的垃圾轉運站集中處理,現在省去了轉運環節,廚余垃圾就地處理,日產日清不過夜,處理效率大大提高。
下一步,九水街道將聯手萬科集團,在觀瀾、如園、熙景三個臨近小區打造垃圾分類教育培訓基地、生態垃圾轉換基地、生態資源綠色循環基地,形成垃圾分類自循環系統。除了社區綠地供給,肥料還將銷售到王家下河社區的蔬菜水果種植基地,使居民產生的垃圾在經濟循環中得以永續利用。
李滄區九水街道二級調研員紀永川表示,分類垃圾是一種循環經濟,不能忽視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垃圾分類,可以使居民家中的廚余垃圾成為農業生產過程的原材料,促進廢物綜合利用,也達到了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從而實現產品清潔生產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環境和諧型經濟模式,營造垃圾分類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PREV: 我國餐廚垃圾與隔油池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NEXT: “碳中和”風口爆發,環衛新能源如何迎接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