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河北省發改委、自然資源廳印發《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主要目標為到2025年,全省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49萬噸/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規模17.5萬噸/日以上,其中唐山市新增5萬噸/日以上,滄州市新增12.5萬噸/日以上;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政策機制更加完善。
詳情如下:
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發展改革委(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雄安新區管委會改革發展局、規劃建設局,秦皇島市、滄州市海洋和漁業局,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
為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發改環資〔2021〕711號)要求,推動我省海水淡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編制了《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現予印發,請按照要求,加強協調,壓實責任,細化目標,扎實推進,確保各項任務落實。
附件: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
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2021年11月10日
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實施方案
(2021-2025年)
為促進我省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統籌推進海水淡化產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和《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現實基礎
“十三五”以來,我省海水淡化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產能產量不斷提高,技術工藝日趨成熟,生產經營模式不斷創新,社會認知度顯著增強,對促進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保障水資源供給,作用不斷凸顯。到2020年,全省有海水淡化企業6家,海水淡化產能達到31.57萬噸/日,其中,唐山市25.22萬噸/日,滄州市5.75萬噸/日,秦皇島市0.6萬噸/日;全省年產量達4035萬噸。同時,海水淡化作為新興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因受配套管網建設、生產成本等因素影響,存在著海水淡化水用途單一,企業自用份額較高,市場化程度較低,進入市政管網困難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我省沿海滄州、唐山兩市,水資源供需矛盾較為突出,人均水資源分別為全國水平的8%和14%,成為制約我省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對促進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緩解我省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為目的,以科技研發為支撐,以培育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建設海水淡化示范工業園區為重點,創新海水淡化發展模式和政策機制,構建獨具特色的海水淡化產業鏈條,推動我省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省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49萬噸/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規模17.5萬噸/日以上,其中唐山市新增5萬噸/日以上,滄州市新增12.5萬噸/日以上;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政策機制更加完善。
三、重點任務
(一)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鼓勵唐山、滄州、秦皇島等沿海缺水地區因地制宜,將海水淡化水作為生活補充水源、市政供水輔助水源或應急備用水源,并納入省、市水資源規劃和水資源統一配置,不斷提高海水淡化水在水資源中的配置比例。充分利用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推廣河北國華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政企合作”供水模式,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已建海水淡化工程配套管網建設,做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與配套管網、供水用戶之間的協調配置,充分釋放已建海水淡化工程產能。到2025年,培育1—2個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建設若干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形成典型模式推廣應用。
(二)擴大工業園區海水淡化利用規模。唐山、滄州、秦皇島沿海各市要制定海水淡化及海水直接利用年度工作計劃,鼓勵優先利用海水。在唐山市曹妃甸區、滄州渤海新區等高耗水產業集聚的工業園區,推廣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燃-熱-電-水-鹽”五效一體高效循環利用系統經驗,建設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工業園區。鼓勵高耗水產業聚集的工業園區優先利用海水淡化水作為鍋爐補給水和工業用水,結合工業園區及新建、改建、擴建高耗水項目的淡水資源利用需求,推動建設一批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和循環冷卻工程。開展海水淡化水“點對點”利用示范,實現海水淡化水直供重點工業企業。到2025年,推動建設1—2個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工業園區。
(三)推進新建擴建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加大對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和滄州渤海新區首創阿科凌、巴安水務等在建海水淡化工程支持力度,盡快投產達效。鼓勵華潤電力(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河鋼樂亭鋼鐵有限公司、河北縱橫集團豐南鋼鐵有限公司、滄州中鐵裝備制造材料有限公司、河北國華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擬新建擴建海水淡化工程建設,逐步提高全省海水淡化生產規模。
(四)提升海水淡化水配置比例。鼓勵唐山市曹妃甸區和滄州渤海新區因地制宜,逐步將海水淡化水作為生活補充水源、市政供水輔助水及重要應急備用水源,并納入區域水資源規劃和水資源統一配置,逐年提高海水淡化水在水資源中的配置比例。鼓勵在唐山、滄州、秦皇島等有條件的地區用海水淡化水替代原本用于工業用水和城市用水的地下水水源,緩解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的現狀,盡快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支持海水淡化水輸送管網建設,加快推進海水淡化水進入市政管網。
四、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水平
(一)強化技術研發。將海水淡化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納入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十四五”省科技創新規劃等,發揮本省科研院所及海水淡化企業的主導作用,開展超大型膜法、熱法脫鹽和濃鹽水高值化利用科技創新,加強海水淡化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科技研發,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關鍵技術、關鍵裝備和成套設備,提高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力。推進實施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探討建立涵蓋科技研發、裝備制造、工程建設、投資運營等全產業鏈的海水淡化產業體系。建設曹妃甸海水淡化工程研究中心、滄州渤海新區賽諾反滲透膜及膜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二)完善產業鏈條。做好海水淡化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工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開展海水淡化領跑者引領行動,鼓勵海水淡化先進企業對標國際標準,促進優勢產品迭代升級與優化,提升裝備集成能力和制造水平。推廣海水淡化濃鹽水資源化利用,培育濃鹽水養殖、耐鹽作物培育等產業。構建海水取水、海水淡化、濃海水綜合利用等一體的海水淡化產業鏈,形成電廠/鋼鐵廠余熱-海水淡化-工藝用水-濃海水綜合利用等循環產業鏈條。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濃海水綜合利用,支持海水淡化濃鹽水化學資源利用示范工程建設。
(三)拓展技術應用領域。推廣使用超濾、微濾、反滲透等膜分離技術,提升城鎮、工業、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將海水淡化技術拓展到微咸水和苦咸水應用領域,在有條件地區開展苦咸水和微咸水淡化應用技術研究,推進淡化技術在苦咸水地區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提高水資源保障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按照“省級統籌、市縣負責”原則,推動方案實施。發展改革、自然資源、財政、水利、住房建設、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管、科學技術、生態環境、金融、稅務等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省際協調機制成員單位要加強組織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及時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統籌推進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
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快項目辦理流程,實行“多評合一”;自然資源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在用地、用海方面給予保障;市場監管部門指導相關標準制定;財政、稅務、金融監管、能源等部門加強對企業建設、發展中的支持政策研究,積極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科學技術、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部門組織對產業裝備"卡脖子”技術協作攻關;水利(水務)部門將淡化海水作為非常規水源納入沿海地區水資源統配置;住房建設(城管、水務)部門加快推進淡化海水進入城市供水管網。
(二)落實主體責任。唐山、滄州、秦皇島等沿海三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協同推進機制,統籌規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把海水淡化與水資源利用緊密結合起來,促進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沿海市縣政府要制定工作計劃、明確任務時序,層層壓實責任,抓好各項任務和措施的落實,推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爭取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中央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海水淡化工程,省級相關資金優先予以傾斜支持,納入省重點項目計劃。鼓勵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或補貼等方式推動海水淡化水用于城市公共市政供水。由用戶直接向海水淡化水供水企業采購的,雙方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自主協商定價。鼓勵水電聯產“以電補水”,落實免收需量(容量)電費、企業所得稅抵免等優惠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鼓勵社會資本采用PPP等多元化方式積極參與。符合條件的海水淡化項目,落實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
(四)加強調查研究。充分利用社會力量,鼓勵科研機構、協會等社會組織對我省現有鹽田對濃鹽水排放承載能力,沿海地區鋼鐵、電力、化工等重點用水工業海淡水需求量,海淡水與常規用水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比較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謀劃我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為我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中長期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五)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學術交流、技術推介、科學普及、建立企業聯盟等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提高公眾對海水淡化的認知度,加強正面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發展、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PREV: 我國餐廚垃圾與隔油池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