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湘潭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推進鄉村振興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國、省相關要求,以“四化”為總目標,通過健全機制、規范運行、科學實施、因地制宜等多項舉措,走出了一條具有湘潭特色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之路。全市共創建垃圾分類示范村162個,累計處理不可回收垃圾21萬噸,收集利用可回收垃圾9.5萬噸,資源利用率達45%以上,755個建制村實現生活垃圾付費機制全覆蓋。此項工作入選國家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經驗,將在全國進行推廣。
健全機制,規范管理長效化。一是建立統籌協調機制。該市高度重視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親自部署,并把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列入全市重點工作。每月組織召開部門工作協調會,積極與各部門銜接,理順管理體制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政策支持機制。制定出臺了《湘潭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湘潭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工作考核細則》《湘潭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同時加強政策宣貫,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入戶講解、專家授課等方式,切實提升村民參與垃圾治理的環保意識。三是建立資金保障機制。建立健全財政引導、項目整合、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三位一體”投入機制,開辟經費渠道。積極探索垃圾處理、鎮區保潔等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金融資金和民間資金投入,籌集治理資金。逐步推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付費機制,著力解決垃圾處理費用不足的問題。四是強化督導考核機制。遵照“市級統籌、屬地負責、部門指導、群眾參與”的原則,壓實垃圾治理工作責任。堅持一月一檢查、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講評,采取“末位淘汰、掛牌督辦、公開通報”三條硬措施,倒逼責任落實。各縣市區、園區參照市里工作標準,圍繞具體目標任務開展常態化考核。
規范運行,垃圾分類精準化。一是抓源頭分類投放。各村成立環保理事會,建立衛生清潔責任區制度,將村級衛生區劃分為公共區和農戶責任區,農戶責任區由農戶負責垃圾分類減量。實施“池退桶進”計劃,取締1000余處敞口垃圾池,免費向農戶發放垃圾桶,由保潔員對農戶垃圾分類進行指導和監督,引導、鼓勵農戶對自家垃圾進行分類,從源頭上減少垃圾出戶量。二是抓中間分類收運。設置鎮垃圾分揀中心和村級垃圾分揀點,及時合理處置各類垃圾,有效減少垃圾無序堆放。針對保潔員開展轉運培訓,明確他們的工作范圍和職責任務。村級環保理事會負責對保潔員進行規范化考核,按月評分,建立考評監督機制,對保潔員實行有效的激勵約束。三是抓終端分類處理。堅持分類施策、差異化處理的方針,重點圍繞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大力發展垃圾焚燒發電,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利用率。湘鄉市建成一座日處理500噸、年發電量6800萬度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湘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期也已投入使用,年處理生活垃圾約43.8萬噸,提供綠色電力1.31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省標準煤約4萬噸。
科學實施,垃圾處理規范化。一是加強保潔隊伍建設。建立了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生活垃圾治理指導員隊伍,三級指導員共6700余人,建立指導分戶負責制,全市共配備專職保潔員5159名,加強保潔員業務培訓,執行保潔員垃圾分類責任制,實現出戶垃圾大幅減量,入桶垃圾分類有序,公共垃圾及時處置。二是確保設施配套齊全。全市縣市區農村共配置各類垃圾桶10萬余個,垃圾收集點2900余個,垃圾清運車2200余輛,建成鄉鎮垃圾中轉站58座,累計投入5.5億元。垃圾中轉站實現了“全覆蓋、全運營”,極大方便了全市生活垃圾的投送轉運。三是規范垃圾處理流程。加強垃圾中轉站日常管理,杜絕混收、混裝、混運,全面實現垃圾專業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比如,湘潭縣由PPP項目公司統一運營,從垃圾的收集、轉運、處理實現了全過程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湘鄉市配備垃圾整體運輸車輛,有效解決了垃圾運輸過程中灑落、滲濾液滴漏、有害氣體擴散等現象,韶山市集中收納建筑垃圾制造環保水泥制品,突破了項目施工回填與定點掩埋處置的局限,年消納城鄉建筑垃圾25萬噸,占全市建筑垃圾年總量的80%。
因地制宜,垃圾付費合理化。目前,755個建制村實現付費機制全覆蓋,2020年全市付費總額達2475.87萬元。堅持“一村一策”,付費細則由行政村自主制定,形成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付費“百村模式”。一是付費方式多元化。探索付費單元劃分新方式,按戶、按人頭或按單棟房屋付費。鼓勵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議事會,因地制宜確定付費標準,付費標準區間分別為60-120元/年/戶、100-200元/年/門店、500-2000元/年/企業。重殘戶、五保戶、低保戶無需付費,長期在外務工的“空巢戶”自愿付費。二是資金監管透明化。建立“四統一、兩公開”機制,鄉鎮統一提供票據、村級統一開票、理事會統一收集入村賬鄉鎮代管賬戶、統一資金使用程序,同時對付費收入和支出情況定期公示。三是服務方式多樣化。積極創新服務方式,讓廣大農民享受“送上門的物業服務”。例如,有的村公開聘用保潔員上門收垃圾;有的村通過招投標方式,聘用保潔團隊;有的村建立投工投勞機制,組織志愿者隊伍義務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四是獎補激勵精準化。縣鄉按30%-50%的比例對推進有力、群眾支持的行政村定向獎補,如韶山市按照付費金額的35%進行獎補;湘潭縣安排900萬元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到鄉鎮,由各鄉鎮獎補到村。
PREV: 餐廚垃圾的幾種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