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有機垃圾處理機投用9個月處理80噸有機垃圾,產生約16噸有機肥;一些有機垃圾處置點、處理站、堆肥房陸續出現,有機垃圾實現就地處置,通過一系列處理后變成肥料,實現了變廢為寶;后端配套處理設施逐步完善中……我們從市垃分辦了解到,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的逐步展開,越來越多的地方將有機垃圾分離出來,實現資源化利用。
1臺處理機9個月產生有機肥16噸
在市場一側的有機垃圾環保驛站內,擺放著大型機器,前段破碎機,后端是生物降解機。破碎機前掛著一個垃圾桶,桶里是剛剛收集來的菜梗菜葉、廢棄殘渣等有機垃圾。工作人員按動按鈕,垃圾桶自動上升、傾倒,將垃圾倒在了底盤上。用手將垃圾中的塑料袋、泡沫等揀出來,扔進旁邊的垃圾桶中。隨后,剩余的垃圾順著底盤進入到機器中,機器開始攪拌。沒多久,打開機器下方的一個小門,里面的垃圾桶內裝滿了破碎后的垃圾。老金拖動垃圾桶,將它掛在生物降解機上,按動按鈕,垃圾桶上升、傾倒,機器隨即開始攪拌。“機器中事先放了生物菌,攪拌24小時后,有機垃圾的固體部分最終形成有機肥料,液體則進入地下的水生化系統,氣體則由配套的吸收器處理完再排放。”
農貿市場有機垃圾處理機投用9個月處理有機垃圾約80噸
我們了解到,這是農貿市場有機垃圾處理機。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這臺設備去年11月底開始運行,每日處理量大概350公斤,至今已處理約80噸有機垃圾,產生約16噸有機肥。他說,農貿市場保潔員每天將收集來的有機垃圾運送到驛站門口,上午有五六桶,下午兩三桶,“以前這些垃圾都要收運到附近的轉運站,有了這個設備就實現了就地處理,消除了收運過程中產生的滴漏及異味,同時有機肥還能作為花肥使用,一舉多得。”
社區鄉村多地探索有機垃圾就地處置
“我們小區的有機垃圾處理機去年10月份開始投用,到目前處理有機垃圾將近5噸,產生的有機肥大概600公斤,有機肥或分發給居民,或作為小區的綠化施肥。目前整個小區的參與率達60%左右。”在社區,工作人員小杜介紹了社區有機垃圾的處理情況。
我們了解到,自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以來,我市鼓勵居民在家濾出有機垃圾水分,采用專用容器盛放有機垃圾,減少塑料袋使用。同時,探索有機垃圾就地處置模式,提倡以農貿市場、小區或社區等為單位,建設小型有機垃圾就地處置點,實現有機垃圾不出社區,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目前配備小型有機垃圾就地處理設施的還有市區豐澤新村、金山小區、伍堡社區、金龍街道和公安局等一批社區、住宅小區、單位。此舉避免了二次污染,實現了源頭減量。
有機垃圾
易腐爛的、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
家庭有機垃圾
綠植花卉、菜葉、瓜果皮核、剩菜剩飯、中藥藥渣、廢棄食物等居民日常產生的易腐性垃圾
餐廚垃圾
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等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易腐性垃圾
其他有機垃圾
蔬菜(cai)瓜果垃圾(ji)、腐肉(rou)、肉(rou)碎骨、水產(chan)品(pin)、畜(chu)禽內臟等農貿(mao)市場(chang)、農產(chan)品(pin)批發市場(chang)產(chan)生(sheng)的易腐性垃圾(ji)
PREV: 餐廚垃圾的幾種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