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大窩村,遵義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機械設備轟鳴、工人緊張忙碌,80米高的煙囪已矗立在外觀工程基本完成、內部設施逐步完善的主樓旁。該發電廠第一條生產線將于10月31日點火,12月31日雙線并網發電,屆時遵義城區生活垃圾將在這里變成資源。
總投資8.5億元的遵義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在建項目,一期配置了2套日處理750噸焚燒爐和2套25兆瓦汽輪發電機組,二期預留了同等規模的生產線。待建成投用后,預計每天處理生活垃圾總規模為2250噸,一期生產線一年可向電網供電2億度,年處理垃圾約55萬噸,節約標準煤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4萬噸。
8月中旬,主廠房47米混凝土澆筑完成;接收跨、煙囪主體、汽機房、中控樓、滲濾液區域施工完成,預計9月底全面完工……作為遵義市統籌規劃的重大民生和生態環保項目,遵義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從落地起,就聚焦“點火發電”總部署、總要求,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參建各方精準發力,奮力解決投產的“卡脖子”問題,全力打通影響項目用地、融資、辦證等“中梗阻”障礙,掛圖作戰,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建設工人們鉚足干勁,搶晴天、戰雨天,工序銜接高效順暢,確保項目按期建成投運。在各個生產區域已見雛形的項目現場,遵義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施工單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到,進入發電廠的生活垃圾從卸料大廳卸料,再到達儲存量5萬立方米的垃圾儲坑,經過5-7天發酵,進入焚燒爐,焚燒產生的熱量經過余熱鍋爐產生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向電網輸送電能。最后的有毒有害氣體,通過煙氣處理系統脫硫、脫酸,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然后通過80米煙囪排放到大氣。這一過程,能有效解決主城區生活垃圾處理的痛點,節省人力成本,實現循環工作,通過廢氣凈化和廢渣回收利用,讓垃圾“變廢為寶”,產生豐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節省煤炭資源(yuan),解決(jue)城市生活垃圾(ji)處(chu)理(li)問題,遵義東部生活垃圾(ji)焚燒發電(dian)廠將(jiang)成(cheng)為(wei)加快推動遵義市綠(lv)色(se)、低碳、循環(huan)發展的重要“引擎”,改善城市生態、守護綠(lv)水青山,對調整優化(hua)產業結(jie)構、形成(cheng)保(bao)護生態環(huan)境的長(chang)效機制、促進經濟可持續(xu)發展提供堅實保(bao)障。
PREV: 餐廚垃圾的幾種處理方法
<NEXT: 漯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首車垃圾入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