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圍城,是世界各大城市遇到的普遍難題。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高瞻遠矚,謀劃破解這一難題,親自選址、親自擘畫了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的建設,推動建成了當時福州五城區唯一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場。20多年來,福州市始終牢記囑托、堅守初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傳承習總書記當年的工作思路,按照“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標準,全面推動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改造升級,基本建成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徹底解決了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問題。目前,紅廟嶺園區已成為一個在全國處理工藝先進、處置體系完善、生態效益良好的固廢處理專業園區,為福州市將來20~30年的生活垃圾處理提供強力支撐,為破解大城市“垃圾圍城”的難題貢獻了“福州智慧”。2020年底,福州市在全國垃圾分類先行先試46個重點城市中率先實現城市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標。
一是堅持“精準化”定位,科學編制園區規劃。早在園區規劃選址之初,福州市就以超前眼光預留了充足的可拓展用地,為后期大規模建設打下堅實基礎。2016年,聘請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根據福州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短板和未來需求,為紅廟嶺園區編制到2030年的園區建設專項規劃。2017年,福州市在原有專項規劃的基礎上,高標準重新謀劃,把紅廟嶺定位為承接福州市主要生活垃圾的終端處置園區,在功能布局上充分考慮生活垃圾的集中化、分類式處理需求。2017年11月,出臺了首部《福州市垃圾綜合處理設施建設實施計劃》,科學規劃市本級(紅廟嶺)和各縣區的垃圾處置設施建設方案,為福州市各類垃圾后端處置設施建設提供科學指引。
二是堅持“體系化”建設,全面提升園區功能。紅廟嶺園區成體系建設了涵蓋垃圾焚燒發電、填埋、餐廚、廚余、危廢、大件園林、爐渣、飛灰、滲濾液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各個區塊合理分工、協同處理,構建了完整的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廢棄物處理體系。同時,園區還啟動實施生態修復景觀提升工程、建設環保宣教中心和數字紅廟嶺精細化管理和第三方監管服務平臺等項目。近3年來,園區總投資約42億元,是前20年投資總額的4倍,5371畝的園區已成為集固廢資源化利用、節能環保產業聚集、環保宣教等功能于一身,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森林式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
三是堅持“標準化”執行,爭創一流技術水平。按照“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要求,全過程高標準謀劃推進園區項目建設。在可研過程中,進行廣泛考察和調研,認真比選國內外相關項目技術、工藝,選定技術成熟、工藝可靠、環保高效的方案,作為各項目的技術方案。在招標過程中,嚴格按照可研確定的技術方案編制招標文件,并且對投標人明確要求按照選定的最高標準進行建設。在工程建設中,嚴格按照設定的工藝和挑選最優的設備進行系統集成,污染物排放指標均按照國家和歐盟相關最新、最嚴苛的標準執行。特別是采用比國家標準更嚴格的上海地方標準,對園區項目的異味排放進行對標把控,努力將園區的異味控制到最低限度。
四是堅持“市場化”運作,有效緩解財政壓力。園區采取PPP模式的市場化運作實施新建垃圾終端處理項目,引進國內知名的、實力強的、影響力大的企業參與項目建設,先后引入社會資本35多億元,極大減輕財政短期支出壓力,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實施。同時,采取BOT模式推進產能擴建,對爐渣、飛灰、滲濾液、沼氣發電等原有垃圾處理配套設施進行原址升級改造,節約土地資源,避免“鄰避效應”現象,減小設施分散選址建設帶來的阻力。
五是堅持“循環化”利用,實現資源有效整合。“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園區建設遵循循環經濟的理念,探索創新了“三個循環”機制,統籌利用不同生活垃圾處置項目之間的能量轉換,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各類生活廢棄物中能量,確保進入園區的廢棄物可以百分百得到安全處置,以循環利用實現“零填埋”“近零排放”,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大循環”,指廢棄物經成體系集中處理,變成電、基肥、生物柴油、環保透水磚等資源,再回到生產生活中。“中循環”,是園區各項目之間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比如,不同處理廠自身無法消化的廢棄物,如廚余廠的沼渣、大件園林廠的木屑等,集中到協同處置項目來處理,最終用于焚燒發電。“小循環”,則是園區單個項目內部的循環。比如在廚余項目中,有機質分解產生沼氣,沼氣可發電,產生的余熱又可以用于項目中恒溫厭氧罐的保溫。
六(liu)是堅持“數(shu)字化(hua)(hua)”管(guan)理(li),確保(bao)生(sheng)(sheng)產(chan)(chan)安(an)全(quan)高效。為(wei)保(bao)證(zheng)垃(la)圾(ji)分類處(chu)置全(quan)程安(an)全(quan)可(ke)靠,紅(hong)廟(miao)嶺園區(qu)依托“數(shu)字福(fu)(fu)州(zhou)”優(you)勢,創新“5G+垃(la)圾(ji)處(chu)理(li)”模式,以(yi)云計算(suan)、大數(shu)據、物聯網、區(qu)塊鏈(lian)等新一代信(xin)息(xi)技術(shu)為(wei)基礎,啟動建設全(quan)國(guo)一流的(de)“數(shu)字紅(hong)廟(miao)嶺精細(xi)化(hua)(hua)管(guan)理(li)及(ji)第三方(fang)監(jian)管(guan)服務平(ping)臺”,對(dui)(dui)園區(qu)實施(shi)全(quan)產(chan)(chan)業、全(quan)體系、全(quan)過(guo)程、全(quan)時空的(de)管(guan)理(li)和監(jian)管(guan),構建國(guo)內領先的(de)城市(shi)生(sheng)(sheng)活垃(la)圾(ji)綜合治理(li)體系。通過(guo)對(dui)(dui)各垃(la)圾(ji)處(chu)理(li)設施(shi)的(de)生(sheng)(sheng)產(chan)(chan)過(guo)程進行(xing)監(jian)管(guan),保(bao)證(zheng)“三廢”控制(zhi)達(da)標排放,并將大氣、土(tu)壤和水(shui)源污染(ran)監(jian)管(guan)納入一個(ge)透明開放的(de)體系,向(xiang)社會公開,實現垃(la)圾(ji)分類處(chu)置精細(xi)化(hua)(hua)、透明化(hua)(hua)管(guan)理(li),打造可(ke)復(fu)制(zhi)、可(ke)推廣(guang)的(de)垃(la)圾(ji)治理(li)“福(fu)(fu)州(zhou)模式”。
PREV: 餐廚垃圾的幾種處理方法
<NEXT: 安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首車垃圾進場
>